馬刺的十字路口,Wembanyama的養成道路該如何走?

馬刺的十字路口,Wembanyama的養成道路該如何走?

2025年夏天,維克托·文班亞馬(Victor Wembanyama)遠赴中國少林寺出家修行,成為名符其實的「高」僧,相較於體能訓練,寺廟修行通常會更偏重心靈及心態上的修練,我們無從得知他此行的修行內容是為了練就金鐘罩鐵布衫,還是為了放下執念、重尋籃球初心,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Wembanyama與他的球隊聖安東尼奧馬刺正站在一個關鍵抉擇的十字路口。

這位法國天才長人,即將迎來他職業生涯的第三個球季,新秀合約只剩最後一年,儘管他才剛滿21歲,但以現代NBA的節奏與資源投入速度來看,這個階段的年輕球員,若是真正的核心,已應開始擔起球隊的勝負責任,就像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這些歷史級巨星,在這個年紀就已經無可取代,並且朝著總冠軍發起衝擊,Wembanyama也不例外。

只是,有別於上述這些球星的明確發展方向,球隊很輕鬆地知道如何圍繞他們進行補強,打造一支爭冠球隊,Wembanyama現在與馬刺共同面對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仍然不知道他將成為哪一種類型的球員。


天賦的詛咒:太高、太長、太全能

Wembanyama的身高為7呎4吋(約224公分),臂展更是驚人地達到8呎(243公分),而更令人驚嘆的是,他並不只是個防守中樞,他能運球過半場、能擋拆後持球跳投、能像KD一樣急停中距離,甚至能在外線拉開投三分球,這種「前所未見的靈活性」,正是當今馬刺球團最頭痛也是最幸福的煩惱,你可以把他當作字母哥的升級版,也可以視為KD的進化體,甚至有瘋狂的球迷說:「只要他手感穩定,他根本可以成為7呎4吋的柯瑞。」

剛退休的馬刺總教練葛雷格·波波維奇(Gregg Popovich)也不只一次強調,在他眼中,Wembanyama是一位球風全能、能從內線延伸到外圍的鋒線球員。

然而,Popovich的這句話既是讚美,但其實也透露出某種「定位尚未明確」的事實,本賽季Wembanyama所嘗試與練習的進攻手段,包括三分後撤步、背框中距、轉身後仰、突破後拋投——每一種都能看出潛力,但馬刺隊似乎仍在摸索他的道路。

如果我們以天王巨星當作模板,目前來看,Wembanyama的發展路線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揚尼斯·阿德托昆博(Giannis Antetokounmpo)、KD,或者最極端的想像:史帝芬·柯瑞(Stephen Curry),這三種模板代表的是三種完全不同的球風取向與戰術核心型態,也各自隱含著不同層次的風險與紅利,馬刺接下來的選擇,將直接決定Wembanyama未來五年乃至十年的成長曲線,也將深刻影響球隊能否再次走上總冠軍的道路。


KD模板——從中距離殺手到聯盟死神

這是目前討論度最高、也是最具現實操作性的發展路線之一,KD是NBA史上最困難防守的得分手之一,原因很簡單:太高、太準、太靈活。如果Wembanyama要走上這條路,馬刺就必須全力開發他的進攻技巧,尤其是中距離的穩定性與持球單打能力。

本賽季,Wembanyama場均出手8.9次,命中率為47.6%,與之對比,Durant則繳出52.7%的命中率。儘管命中率尚有差距,但以年資與角色相比,這已凸顯出Wembanyama的進攻風格與KD最為接近,也最有機會成為他的「升級版」。

然而,KD這條路線雖然看似華麗,卻並非沒有隱憂,KD歷年來在往總冠軍邁進的主導力常遭質疑,即便曾與勇士一起奪冠,那也是建立在團隊戰力極度完整的前提下,他在籃網與太陽的歲月中,數次證明了他不是那種可以「一人扛隊奪冠」的超級全能型球星,也因此,Wembanyama若走KD模板,勢必也需要周遭有另一位明星級Playmaker輔佐。

但是,另一位明星級球員輔佐最大的挑戰其實不是戰術選擇,而是薪資問題,這恐怕正是馬刺遲遲未對Wembanyama的發展路線下定論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馬刺對Wembanyama的期待,不只是一次冠軍衝刺,他們想要的是延續「鄧肯時代」的那種二十年盛世。在這樣的長線布局下,球隊對於資源投入格外謹慎,他們不希望在Wembanyama還未完全成熟前,就過早押上重金圍繞他打造奢華的「即戰力組合」,尤其是在現行CBA(聯盟薪資制度)下,若要在陣中再配置另一位明星級球員,所帶來的薪資壓力將直接影響未來數年的靈活度與補強空間。

這也讓「KD路線」的風險更加明顯——如果Wembanyama像KD一樣,需要另一名明星主控搭配才能發揮最大價值,那馬刺就必須面對「球星建隊」所帶來的財務與人事難題,例如當年籃網的「KD+Kyrie+Harden」,或是今年太陽的「KD+Booker+Beal」,都證明了這類組合雖潛力驚人,但一旦失敗,代價極高。

在此基礎上,讓Wembanyama往更「自給自足」的球星路線發展,成為可以一人帶動攻守、主宰比賽的「超級發動機」也是一種選擇,也就是接下來要談的第二種發展模板——Giannis Antetokounmpo。


字母哥模板——用高度與衝擊力統治比賽

「Victor Wembanyama 是一位偉大的球員,」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曾公開表示,「但我真的不認為,如果他經常跳投為主,他能真正主宰比賽。我認為,他應該是一名真正的內線支配者,一名身高7呎5吋的禁區霸主。」

歐尼爾這樣的說法或許聽來傳統,卻也有其現實基礎,畢竟投籃的命中率總是沒有灌籃來的高,Wembanyama擁有的天賦,讓他天生具備成為「禁區怪物」的一切條件,如果馬刺願意打造一支以他為終點的快攻、防守反擊型球隊,他確實可能走出一條「超級破壞者」的路線——像字母哥一樣,靠第一步突破、順下終結與籃下硬吃撕裂比賽。

但這條路,最大的隱憂是健康風險,以Wembanyama那過長的肢體比例、相對纖細的下盤肌群來看,若讓他頻繁地衝擊禁區、與強壯中鋒肉搏、承受高強度對抗,可能會對他的關節與核心造成無法逆轉的負擔。

因此,若選擇這條「字母哥」的路線,馬刺就必須有極其嚴謹的訓練管理與負荷控管機制,並在陣容上搭配更能分攤鋒線身體對抗的球員,否則這場豪賭,代價可能極為慘重。


柯瑞模板——超高位空間射手,徹底改變戰術維度

這是三種發展方向中最極端、也最具有「未來感」的一種。

試想,一名身高224公分的球員,站在三分線外接球就投,動作乾淨俐落、防守者根本無法封阻,這不只是視覺上的衝擊,更是對整個籃球防守體系的挑戰,一旦Wembanyama 成為一位真正意義上的「高位射手」,那麼對手每一次防守都必須延伸至三分線外,防線將瞬間瓦解。

這聽起來很瘋狂,但本賽季的Wembanyama似乎展現出那種影子,Wembanyama本賽季三分出手次數達到場均8.8 次,排名聯盟第16名,三分命中率35.2%,則排名121名,這個數據在七呎長人之中幾乎前所未見,以他那高舉高打的投籃出手點來看,經過專家估算,防守者幾乎只有0.1秒的封蓋判斷時間,這意味著,只要他出手時機夠快、手感穩定,幾乎沒人能真正干擾他的投籃。

Curry本賽季的三分場均出手11.2次,命中率高達39.4%,如果未來Wembanyama決定向Curry看齊,那麼他將從「禁區怪物」轉型為「怪物自走砲」,進一步打破傳統身高與角色的界線,成為籃球戰術史上的下一次革命。

然而,這條路也並非沒有代價,首先,投籃是一門極度仰賴天賦與節奏的技藝,許多球員練習一生都未能開發出立足於NBA的投籃手感,更遑論追上Curry,對於Wembanyama這樣的超級長人來說,長人本身的投籃協調性從醫學的角度本身就比後衛身材更不容易達成。

此外,如果球隊選擇將他長期部署在外線,不僅會大幅犧牲他在禁區的防守壓迫力與籃板保護,也可能讓馬刺整體內線戰力出現空窗。

 

San Antonio Spurs fb官網(https://www.facebook.com/Spurs/photos?locale=zh_TW)

 


問題核心:他的角色是什麼?

KD、字母哥、Curry,三種模板背後反映的,不只是技能養成方向,更牽涉到「戰術角色」定位。

目前的Wembanyama,更多時候是被動地等著球來,而不是主動創造機會,他會防守、會補防、會蓋火鍋、會空接、偶爾持球急停,但這些行為拼湊起來,尚未形成清晰而穩定的角色輪廓。

馬刺必須做出選擇,Wembanyama本賽季場均24.3分11.0籃板已經擁有明星級數據,但球隊仍未進入季後賽,進入第三年,他將不再是「發展中」,而是一位必須領軍衝擊季後賽的球隊主將,他的成長路徑與球隊的建隊計畫,勢必得有所交集。

你無法對一位頂級球星說「我們還在摸索」,NBA是一個強者為王的聯盟,贏球永遠是檢驗球星價值的最終標準,馬刺已經連續六年未進季後賽,他們不能再用「耐心」為藉口拖延建隊方向,否則那些曾經的希望,將轉為失望。


十字路口的選擇與勇氣

在今年交易大限前,馬刺從國王交易來明星控衛德亞倫·福克斯(De'Aaron Fox),這筆交易可以看出馬刺管理層內部已經開始感受到外界與內部對「開始贏球」的壓力。

若馬刺打算長期將Fox當作Wembanyama的羅賓,這筆操作在戰力上固然合理,但在薪資層面卻極具挑戰性,Fox的合約明年將超過3700萬美元,而Wembanyama的新秀合約也即將到期,他的下一份合約勢必是超級頂薪,這意味著,馬刺將在短短一年內,進入雙星體系的高薪結構,甚至逼近豪華稅邊緣。

或許馬刺的如意算盤,是希望在Fox的合約內嘗試衝擊一次總冠軍,之後再更換副手,重新調整資源配置,但這種「短期衝刺 + 長期抽身」的思維,其實衍生出一個極其關鍵的問題——Wembanyama的養成路線會因此被打亂嗎?

試想,如果Wembanyama往KD的方向發展,逐漸適應「有主控分擔組織壓力」的進攻節奏,但某天這位副手被抽離,球隊卻又要求他轉型成更像字母哥那種「球權主導型」的破壞者,這樣的角色扭轉,對一位年輕核心球員是極其巨大的心理與技術衝擊。

馬刺管理層現在面臨著巨大壓力,Wembanyama並不是一位普通球星,他是聯盟未來二十年的門面,這不是一場單純的養成工程,這是決定球隊未來十年興衰的選擇題,這條路上沒有正確答案,但拖延與模糊只會錯失黃金時間,一旦錯過黃金期,天賦也可能成為徒然的遺憾。

 

作者:Frank Yang

2025/06/16投稿於Sports Vision運動視界,NBA

相關文章:(FB) (Blog)

新舊交替,持續在聯盟打滾的無冕王們

湖人無解的中鋒問題,J.J. Redick的緣木求魚

湖人的五小陣容真的值得在關鍵時刻放上場嗎?

字母哥的下一站,最佳去處是哪一隊?

那個男人逐漸拿回應得的尊重,Rudy Gobert

不論是否是聯盟門面,規則演變使每個時代的籃球巨星都值得尊重

總結火箭2025季後賽的首輪,敗給的不只是勇士,更是魔球

最後的機會沒有把握住:Cam Reddish的遊魂

來人,餵Hayes公子吃餅:湖人內線的新支柱

寫在湖人對陣獨行俠前的回憶——你是當之無愧的75大球星,Anthony Davis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NBA 交易截止日大解析:重大交易與賭盤賠率變動分析

NBA明星賽後最後的衝刺,衛冕冠軍賽爾提克「皮」要繃緊了

勇士的交易划算嗎?不上不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