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無解的中鋒問題,J.J. Redick的緣木求魚
隨著湖人本賽季正式劃下句點,總教練J.J.瑞迪克(J.J. Redick)在最後兩場比賽的輪換調度,迅速成為輿論焦點。他在G4下半場選擇「五人打到底」,全場沒有進行任何換人,這一創紀錄的操作最終也以湖人被逆轉告終。而來到G5,瑞迪克依舊堅持五小陣容,讓隊內最具中鋒功能的賈克森·海斯(Jaxson Hayes)整場坐板凳,沒有獲得任何上場機會,如此決策,自然引發了外界強烈的質疑與討論。
如果我們按照Redick賽後的說法——因為「陣中沒有理想的中鋒」才不得不啟用五小陣容來應對——那麼事情的本質,其實比戰術調整還要更棘手:湖人真正面臨的難題,是中鋒位置的補強困境。而這次的補強條件,幾乎接近苛刻:這名理想型中鋒,不僅要具備制空權與身高優勢,還得有機動性,能護框、能低位單打,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自主持球能力與大範圍協防覆蓋,最現實也最殘酷的一條,是這名球員還必須「年輕、便宜、並且可交易取得」,這樣的要求,說白了,幾乎是在尋找一個尚未成名但即將爆發的「下個安東尼·戴維斯(Anthony Davis)」,聯盟裡真的存在這樣的球員嗎?還是這只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
湖人目前補強的困境
首先必須直視現實:湖人這個夏天,薪資結構極度吃緊,根據現況,球隊休賽季勢必要以35%頂薪續約當家球星盧卡·唐西奇(Luka Dončić),加上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的另一筆35%頂薪,光是這兩位核心,便占據了薪資帽的七成以上,換句話說,就算Lebron願意「兄弟價」小幅降薪,也頂多讓湖人拿出一份全額中產條款(約1300萬美金),而無法騰出足夠空間去追逐真正的全明星級中鋒。
而如果湖人選擇走另一條路,果斷透過交易來補強中鋒位置,那麼現實也很殘酷:這無異於挖東牆補西牆,因為他們要交易的中鋒,基本上都要以先發球員群為包裹(例如奧斯汀·里夫斯(Austin Reaves)或八村壘),若輕易出手,表面上換回了中鋒戰力,但其他位置的深度和防守也將隨之崩塌,簡單說,這不是單純的升級,而更像是一場零和交易,補一個洞,卻可能讓其他地方變得更脆弱。
理想中鋒的「完美條件」是什麼?
根據湖人目前的需求,理想型中鋒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 身高:至少6呎10吋(208公分)以上
- 機動性:能跟得上快節奏轉換防守,守小球時不會成為弱點
- 護框能力:具備禁區震懾力,能阻止對方輕鬆取分
- 低位單打:當隊友進攻失靈時,能靠低位進攻撕裂防線
- 自主持球單打:不是只能吃餅,要有一定面框進攻與單打能力
- 協防範圍大:補位、補防迅速,彌補外圍防守的弱點
- 一定的三分威脅力:可以拉開空間,不會讓對手的防線向禁區收縮,幫忙Luka或Lebron清開禁區空間
- 年輕且便宜:最好年薪在新秀合約或中產價位以下,年齡25歲以下 ,無縫搭配Luka的時代
綜合來看,湖人要找的不是一般的功能型中鋒,而是下一個小版本的Anthony Davis,而且,還要以低價擁有,這樣符合條件的年輕便宜全能中鋒,聯盟裡幾乎不存在。就算有(如德瑞克·里夫利二世(Dereck Lively II)、沃克·凱斯勒(Walker Kessler)),也都是球隊未來重建計劃的核心,不可能輕易放人,而湖人手上的資產也很難開出打動對方的報價,更別提,想吃下這些球員的話,還得處理薪資匹配與奢侈稅問題,幾乎是天方夜譚。
現實與理論的距離
本賽季最後兩場比賽,徹底暴露出Redick作為菜鳥教頭在季後賽舞台上的某種固執與執拗,特別是在G5的中段,一個關鍵細節讓人印象深刻——當LeBron因身體不適短暫退場休息時,原本預期,Redick終於會在這個時間點派上一名具備身高和護框能力的球員,哪怕只是短時間內頂一頂對方的禁區火力、撐過這段關鍵防守期。畢竟,這正是像海斯(Jaxson Hayes)這類中鋒派上用場的最佳時機。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Redick卻選擇了派出後衛加布·文森特(Gabe Vincent)來填補輪換空缺,進一步強化後場的機動性,而非補上禁區高度,這個決策,不僅讓湖人在這段LeBron下場的時間內,完全失去了禁區保護,甚至還加劇了五小陣容在身體對抗和籃板爭奪上的劣勢,灰狼隊迅速識破這一點,不斷加強內線衝擊與二次進攻,湖人在這波段時間內每波球權基本都有失分。
這個選擇,成為Redick整個系列賽用人哲學的縮影:寧可固守五小,不願妥協高度。然而,當理想戰術與實際戰力出現落差時,這樣的堅持,也讓湖人付出了慘痛代價。
湖人需要的,或許不是中鋒,而是認清現實
總結來看,湖人理想中的「無解中鋒」在當今NBA幾乎是不存在的。這不僅是一支球隊的難題,更反映了聯盟生態的深刻變化:那種既能護框、又能外擴、同時具備低位單打與持球攻擊能力的全面型大個子,如今是最稀缺、最值錢的資產,一旦這類球員在聯盟中浮現,幾乎都會被球隊視為不可動搖的建隊基石,根本不可能輕易釋出。對Redick而言,持續地等待並幻想球隊會以有限的資產去取得這種中鋒,無異於緣木求魚。
但更現實的困境在於,湖人目前所需要的,也許早已不只是補上一名中鋒這麼簡單,這支球隊真正欠缺的,是整體防守體系的升級與輪換深度的強化,說得直接些,當前湖人陣容中,多數年輕球員與主力輪換其實都仍屬於「正向資產」,唯獨即將年滿41歲的Lebron,在場上的負擔與影響力,已經逐漸接近球隊的「隱性負資產」,這並非質疑Lebron的歷史地位,而是殘酷的身體規律——一支仍在依賴41歲老將去扛防守與進攻大旗的球隊,本質上已經走入了結構性危機。

NBA官方(https://www.nba.com/news)
因此,湖人真正需要的,不是去妄圖尋找那個救世主般的中鋒,而是必須徹底調整思路:靜下心來培養新人,增加球員默契,建立更多套針對不同對手的團隊配合機制,無論是在防守輪轉、進攻發動、還是節奏控制上,湖人都需要向「團隊主導」而非「巨星主導」的方向過渡,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資產受限、薪資緊繃的條件下,重新打造出競爭力,為Luka與Lebron分擔重任。
如果湖人管理層能真正認清這一點,放下對「夢幻中鋒」的執念,轉而專注於提升整體機制與角色球員質量,也許,他們才能在看似封閉的困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另一條出路。這條路,或許不像「換來下一個AD」那樣夢幻耀眼,但卻可能是湖人在Lebron後期與Luka時代,唯一實際可行的重生之道。
2025/05/03投稿於sport vision運動視界,NBA
再次進步,Austin Reaves 已經被稱為湖人隊的第三巨頭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