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場限制,年度獎項的遺珠之憾

 在NBA 2023-2024賽季,聯盟引入了一項新規定:球員必須在常規賽至少出戰65場,才有資格競爭年度獎項,如最有價值球員(MVP)、最佳防守球員等。這一規定旨在減少球員輪休和缺席比賽的情況,確保球迷能夠在更多比賽中看到頂級球星的表現,提升比賽的觀賞性和競爭公平性。

然而,隨著賽季推進,已有多位球星因傷病影響無法達標,失去了爭奪年度獎項的資格。這讓人不禁質疑:65場的門檻是否過於苛刻,特別是對於因傷缺席的球員而言?近期,隨著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的受傷,這一爭議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作為聯盟的招牌球星,LeBron 已經連續二十年入選年度前三隊,締造了NBA歷史上難以超越的偉大成就。然而,在前日的「黃綠大戰」中,他因腹股溝拉傷提前退場,預計將休養1至2周。截至受傷前,LeBron 本賽季已出戰58場,而湖人隊尚餘20場比賽。如果他能按照預期在兩周後回歸並保持全勤,仍有機會達標,但若傷勢恢復不如預期,這項前無古人的紀錄恐將因此中斷,令人惋惜。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受傷前,LeBron 仍高居MVP競爭榜第五位,這顯示了他即便身處生涯第21個賽季,依然能夠與聯盟最頂尖的球員競爭。然而,這條65場的硬性門檻,卻可能讓這位歷史級巨星無緣年度獎項,也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這項規則合理性的討論。

目前,常規賽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季後賽卡位戰愈發激烈,各支球隊都在全力爭奪更有利的排名。然而,隨著比賽強度提升,傷病風險也隨之增加,人們不禁擔憂,是否還會有更多球星因傷缺席,甚至無法達到65場的最低門檻,失去爭奪年度獎項的資格。這項規則雖然初衷良好,但是否過於嚴苛,也成為了聯盟和球迷熱議的焦點。未來,聯盟或許需要進一步權衡規則的公平性與球員健康之間的平衡,避免因過度強調出場場次而影響球員的長期職業生涯。


未能達標而無緣年度獎項的球星

  1. 盧卡·唐西奇(Luka Dončić)

出賽場次:33,場均27.0分,7.8助攻, 8.2籃板

Luka從去年進入總決賽時就一直帶傷上陣,本賽季開始就因左小腿反覆受傷,缺席了多場比賽,無法達到65場的出場要求,頻繁的受傷恐怕也是獨行俠不敢把未來壓注在Luka的原因之一,Luka失去了年度前三隊競爭的資格,也間接讓連5年最佳陣容第1隊的紀錄中斷,看著Luka帶領著湖人隊衝上西區第二,卻沒有任何榮譽,實在是令人遺憾。

2. 維克多·溫班亞馬(Victor Wembanyama)

出賽場次:46,場均24.3分,3.7助攻,11.0籃板

這位聖安東尼奧馬刺的法國新星,在新秀年便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技術與防守影響力,今年度基本把「最佳防守球員」視為囊中之物。然而,右肩深靜脈血栓讓他的賽季提前報銷,使他無法繼續衝擊個人榮譽。若是以他受傷前的防守成績,如果沒有65規定,Wembanyama其實仍是有機會得獎的,幸好,Wembanyama還年輕,這次傷病雖然可惜,卻也讓球隊有機會重新評估他的身體狀況,期待馬刺未來做好更完善的養成計畫。

3. 賈·莫蘭特(Ja Morant)

出賽場次:40,場均21.5分,7.4助攻,4.1籃板

孟菲斯灰熊的明星後衛Morant因足部傷勢,缺席了多場比賽,無法達到65場的出場要求,失去了競爭年度獎項的資格,灰熊隊本季戰績優良,曾經一度攻佔西區第2,在戰績加持下,如果沒有65場規定,Morant應該也可以獲獎。

4. 凱里·厄文(Kyrie Irving)

出賽場次:50,場均24.7分,4.6助攻,4.8籃板

Irving的那一扭讓無數達拉斯球迷心碎,展現曼巴精神的罰球也讓人感動,然而,傷勢最終還是讓他不得不提前結束賽季,隨著 Irving 本季報銷,Irving的出賽場次也無法滿足要求,無法獲得年度獎項,這對Irving無疑是個重大打擊,只希望Irving的故事還未結束…

 

Dallas Mavericks官方fb(https://www.facebook.com/dallasmavs/photos_by)

 

5. 喬·恩比德(Joel Embiid)

出賽場次:19,場均23.8分,4.5助攻,8.2籃板

作為前年的MVP得主,Embiid本賽季狀況起伏極大,日前Embiid宣布將提前關機,尋求根本治療膝蓋傷勢的方法,此一宣布也確定著Embiid的本賽季提前報銷,費城76人隊在沒有他的情況下持續與季後賽漸行漸遠,Embiid本季其實遭受相當的罵名,但考量他是不斷在打止痛劑上場拚戰的精神,我們仍要給予一定的尊重。

6. 錫安·威廉森(Zion Williamson)

出賽場次:26,場均24.5分,5.0助攻,7.2籃板

Zion 本賽季展現了久違的健康與爆發力,賽季初期成功瘦身,並在場上打出極具統治力的表現,然而,他終究還是難逃傷病的詛咒,多次因小傷進入傷兵名單,影響了球隊的穩定性,隨著他常常因傷缺陣,鵜鶘隊在關鍵時刻戰績下滑,終究無緣本季季後賽,但Zion本季努力瘦身的精神還是需要給予肯定。

7. 安東尼·戴維斯(Anthony Davis)

出賽場次:43,場均25.7分,3.4助攻,12.0籃板

「濃眉」本賽季初期的健康狀況相較往年穩定,雖然因小傷缺席了數場比賽,但整體表現仍十分出色。然而,在交易後的首場比賽中,他或許因為急於展現自己,導致再次受傷。獨行俠隊醫團隊正密切關注他的恢復情況,隨著球隊傷病潮不斷蔓延,外界開始傳出希望他選擇本季報銷、專注於下季的聲音。不過,Davis 本人仍希望能按原計劃復出,但無論最終決定如何,他的出場數已無法達標,確定無緣年度獎項。


當傷病成為原罪:誰來定義一名球員的價值?

除了上述球員,今年度因65場規則而受限無法拿到年度獎項的球員恐怕可以再組一團年度最佳隊,此外尚有一些球員在危險邊緣,例如Domantas Sabonis, Tyrese Maxey等人,他們的出場場次正好在臨界點,稍有傷病,恐將無法角逐個人榮譽。

以往票選的經驗,投票者即會把缺席時長納入評估項目,但如此硬性的規定是否合理?NBA引入65場出場限制的初衷是為了提升比賽品質,保障球迷利益,並確保年度獎項的公正性。然而,該規定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對傷病球員的不公之處,讓不少實力超群的球員因傷錯失榮譽。像Irving、Luka等球星,本賽季仍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與統治力,他們在場上不僅影響比賽勝負,還經常帶傷作戰,為球隊拼盡全力,當看到他們倒下時,卻反而獲得了更多的懲罰,這實在是充滿著違和感,筆者私心認為,這些球員即便未達65場門檻,依舊有資格入選年度陣容,甚至哪怕是Embiid,雖說出賽場次極低,但他也是不斷地在與膝蓋傷勢作戰,我們仍然要給予尊敬。

此外,這項規則還可能帶來另一個隱憂——迫使球員帶傷上陣,進一步增加受傷風險。當球員為了滿足65場的門檻選擇硬撐上場,不僅可能影響自身職業生涯,還可能拖累球隊整體表現,與聯盟當初希望提升比賽品質的初衷背道而馳。未來,聯盟或許需要在保障比賽品質與球員健康之間找到更合理的平衡,例如針對因傷缺席的球員設置例外條款,或考慮更多彈性標準,讓年度獎項的評選更加公平公正。

 

作者:Frank Yang

2025/03/11投稿於sport vision運動視界,NBA

相關文章:(FB) (Blog)

NBA全明星賽的沿革以及對未來修改的建議

湖人隊的魔術數字,剩餘賽程的季後賽卡位戰

再次進步,Austin Reaves 已經被稱為湖人隊的第三巨頭了

NBA明星賽後最後的衝刺,衛冕冠軍賽爾提克「皮」要繃緊了

不論是否是聯盟門面,規則演變使每個時代的籃球巨星都值得尊重

Wembanyama退出後,年度最佳防守球員(DPOY)花落誰家?

費城76人「相信過程」的終點到底在哪裡?

來人,餵Hayes公子吃餅:湖人內線的新支柱

交易大限悄然過去:金塊持續浪費Jokic的青春

Ben Simmons還能東山再起嗎?——從天賦新星到迷失的天才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NBA 交易截止日大解析:重大交易與賭盤賠率變動分析

NBA明星賽後最後的衝刺,衛冕冠軍賽爾提克「皮」要繃緊了

勇士的交易划算嗎?不上不下的困境